小摊位大作为,夫妻创业成功记
发布日期:2025-02-04 19:05    点击次数:80

【小小故事博大家一乐!!!】

大家好,今天跟大家讲一个小故事,主角是一对90后夫妻,普通到走在人群里根本认不出来。就是这么两位“平凡之人”,他们从一个小小的榴莲饼摊位开始,一步一步实现了月入过万的创业目标。这不是成功学,这是真事儿,地点嘛,就在我家附近的一个夜市,具体是哪儿我就不说了,大家可以自己去想象。

话说回来,这对夫妻啊,最开始并不是什么大老板。丈夫阿强(化名)以前是在一个工地干活的,手艺不错,收入倒也稳定,但毕竟体力活儿,长年累月下来也挺累。妻子小雪(化名)呢,是在一家餐馆打工,从早到晚,也攒不了几个钱。两个人辛辛苦苦打拼,算是过着温饱的日子,但每次想到房贷、车贷还有未来的生活开销,心里头还是发愁。

小雪其实早就想自己做点小生意,可是做什么呢?小雪不是没想过摆摊,但又觉得卖什么都不太适合自己。两口子商量来商量去,也没定出个方向。直到有一天,他们俩去市里一家商场逛,看到一家榴莲甜品店门口排着长队,店里的榴莲饼卖得特别好,而且价钱还不便宜,一块儿小小的榴莲饼就要好几十块钱。

小雪当时心里一动:不就是榴莲饼嘛,咱们也可以卖啊!这东西看着没啥技术含量,家里稍微捣鼓捣鼓不也能做出来?

想法有了,行动也得跟上。他们俩决定从网上买点材料回来试试。榴莲嘛,去市场买了一个,面粉、黄油这些基本材料也都备齐,厨房一关门,小雪就开始折腾起来了。说是做榴莲饼,但其实第一次尝试也不顺利,自己鼓捣了一下午,做出来的味道怪怪的,烤得还焦了。

阿强倒是不嫌弃,连忙安慰小雪:“第一回都这样,再试试,别急!”这一鼓劲,小雪没放弃,继续琢磨怎么调整配方。白天小雪在餐馆干活,晚上回来就做试验,两个人吃着不太成形的榴莲饼,虽然没赚到钱,却总算找到了点乐趣。

慢慢地,他们终于掌握了一些门道。小雪一边试一边记,烤箱的温度、榴莲泥的调味、面皮的厚薄,这些细节一点一点地调好了。终于,在某个晚上,他们做出了一块色香味俱全的榴莲饼。

“东西做出来了,可要是没人吃不就白搭了吗?”小雪皱着眉头。这时阿强一拍脑门:“不如我们去夜市卖卖试试!”

说干就干,他们挑了个周五晚上的夜市,带上简易的烤箱和做好的榴莲饼。租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摊位,支起小桌子,把几个榴莲饼放在桌子上,还专门打了块招牌,上面写着“大块榴莲饼,36元一个”。

夜市的人多,来来往往都是些年轻人,没人注意到这个小摊子。小雪看着面前冷冷清清的摊位,心里有点慌。“这要是没人买,我们就亏大发了。”阿强也是皱着眉头,不知该如何是好。可是,摊位的费用已经出了,没退路了,只能坚持下去。

就在两人愁眉苦脸的时候,一位年轻姑娘被榴莲的香味吸引过来了,捏着鼻子问:“榴莲饼?好吃吗?”

“好吃!我们自己做的,全是榴莲肉,吃一口满口香!”小雪鼓足勇气打起了广告。

“那我试试一个吧。”姑娘掏出钱,买了一个。

这姑娘一尝,眼睛一亮,夸了句“还挺不错的”,又买了两个带走。看着三十六块钱变成了一百多块,小雪眼神里突然亮了起来。那晚,他们卖出十来个榴莲饼,挣了三百多块。虽说不多,但让夫妻俩信心倍增。

“看来咱们有戏啊!”阿强兴奋地说道。两个人一合计,决定下次多带点料,再改进包装,搞点促销活动。

渐渐地,他们的榴莲饼在夜市上小有名气了。小雪为了吸引顾客,还特地调制了几种不同的口味,比如奶酪榴莲、黑糖榴莲、香芋榴莲等等。这一来,就有更多人光顾他们的小摊位。夫妻俩的目标变得更明确了:用最简单的食材,做出独特的味道,吸引回头客。

他们发现,在夜市,最大的竞争其实不是价格,而是口味。有人花五块钱买个小吃是为了图个乐,有人买个榴莲饼是因为爱榴莲的味道,而他们的榴莲饼既好吃,分量还足,这就变成了夜市上的一个小爆款。

到后来,每当夜市开张,小雪的摊位前总能排起小队。来买榴莲饼的年轻人越来越多,有的甚至一买就是五六个,说是回家分给家人吃。夫妻俩一看形势好,就从最开始的几块钱利润,一点点涨价,最后定在了36元一个。尽管不便宜,但每晚的收入已经稳稳地超过了3000块。

很多人总觉得赚钱很难,但其实啊,选择了自己能做好的事,坚定地坚持下去,就已经成功了一半。夫妻俩通过榴莲饼,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子。从普通打工人到夜市“摊王”,他们的故事虽然普通,但却非常接地气儿。

夫妻俩的榴莲饼摊位火了,但生活中也开始出现一些新的烦恼。

首先是原材料的问题。随着榴莲饼的需求增加,榴莲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大。两人开始频繁地往批发市场跑,可有时候榴莲的价格波动大,成本也跟着起起伏伏。这给他们的利润带来了压力。小雪愁得不行,“要是榴莲再涨价,我们的利润都得吃进去。”

另一方面,夜市并不是每天都有好天气。有一段时间,连续几天夜里都下大雨,他们就算撑起雨篷,顾客也不多。每天费力准备的料,眼看着卖不出去,小雪心疼得不得了。阿强则劝她:“这就是生意啊,有晴有雨,总会有办法的。”

尽管有这些烦恼,但小雪的心里有股劲儿,这股劲儿就是她自己从夜市里一点点挣来的底气。她相信,只要自己坚持下去,总会闯出一条路。于是,她开始研究怎样拓展生意。

有一天,小雪突然灵机一动:“要不我们也试试网上卖榴莲饼?现在外卖平台挺火的,咱们也可以上去看看。”阿强一听有道理,赶紧着手注册了一个外卖店铺,名字就叫“阿强榴莲饼”,简单直接。阿强也没想到,开通外卖平台后,竟然真的吸引了不少顾客。

刚上平台的头几天,店里零零散散地接到几单,有些顾客甚至在留言里说:“终于在外卖平台上看到了榴莲饼,真不容易!”小雪一看评价不错,决定花点时间打理这份线上生意。她在店铺里放上了榴莲饼的美图,还专门写了几句话介绍自己,告诉顾客他们用的都是优质榴莲,绝不掺假。这些细节还真让不少顾客心动了,外卖单子一天天地多了起来。

有了外卖平台的支持,即便是下雨天他们也不愁没有顾客了。顾客们在家点单,小雪在家里备好料,阿强再亲自送餐。一天下来,外卖的收入竟然不比夜市少!

阿强渐渐觉得,单靠一个小摊位和外卖平台,似乎有点限制住了他们的发展。他脑海中开始浮现出一个更大胆的念头:是不是可以开一家实体店呢?小雪一开始有点犹豫,开店需要更多投入,光是租金和装修费用就不是小数目。但转念一想,既然自己已经小有名气,有固定顾客,再继续发展一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为了把这件事做好,小雪做了不少功课。她和阿强走访了几个周边的小店,甚至特意跑去城里找其他榴莲饼店取经。几经考察后,他们找到一个合适的店铺。店铺位置还算理想,附近是年轻人常去的美食街区,人流量很大,价格也在他们的预算范围内。最终,小雪咬咬牙,把夜市挣来的积蓄全都投入了进去,决定试一把。

店铺装修期间,小雪和阿强没少费心思。他们决定把店面布置得温馨一点,门口放上榴莲的装饰,招牌做得醒目。开业当天,他们推出了特价活动。周围不少夜市的老顾客听说他们开店,都特意赶过来捧场,店门口排起了小队,榴莲饼很快就卖光了。

但开店不比摆摊,一切都变得更复杂了。小雪发现,有了固定门店后,顾客对细节的要求更高了。有时一个榴莲饼稍微烤焦一点,顾客就会不满,甚至会在外卖平台上打低分。有些客人也会提出一些新要求,比如喜欢更甜一点的,或者要求加点芝士。面对各种各样的评价,小雪一开始有些懊恼,但阿强却很冷静,笑着安慰她:“这些评价对我们也是好事儿,顾客的要求就是咱们进步的方向。”

小雪慢慢地调整心态,虚心接受顾客的建议,甚至会亲自和一些打低分的顾客聊聊,问问他们的建议。就这样,小雪和阿强逐渐把服务做得更细致。口味也一点点调整,甚至推出了不同种类的榴莲饼:有些加了奶酪,有些放了黑糖,一口咬下去,浓郁的榴莲香让人忍不住再来一个。

随着口碑的积累,越来越多的顾客开始慕名前来。他们的榴莲饼在当地逐渐小有名气,一些夜市小摊也在模仿他们的榴莲饼,小雪的心里其实有点担心。

这时,小雪又想到了一个点子:“既然别人也在做榴莲饼,我们可以申请商标,把咱们的榴莲饼打造成一个独特的品牌。”说干就干,他们咨询了相关的商标注册流程,虽然花了不少钱,但他们觉得值得,至少能够保护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市场。没多久,“阿强榴莲饼”的商标注册成功,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品牌。

有了商标,小雪的信心大增,她还计划推出更多的榴莲产品,比如榴莲芝士蛋糕、榴莲冰淇淋等等。这些新产品一上市就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,店里的生意更加火爆了。后来,小雪还开了分店,雇了几名店员帮忙打理。尽管从最初的夫妻档变成了小团队,小雪对品质的要求却一丝不苟。她要求每个店员必须亲自试吃店里的产品,了解榴莲的口味和品质,把顾客的满意放在第一位。

小雪和阿强的榴莲饼店,从一个小摊位发展到连锁店,他们夫妻俩也算是创业成功了。每天忙碌归忙碌,但只要想起那时候在夜市摆摊的日子,他们心里就会充满感激。

当别人问起创业的心得,小雪总是笑着说:“其实赚钱不难,难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路,坚定地走下去。”

关注小编,每天有推荐,量大不愁书荒,品质也有保障,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,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,让我们共享好书!